當前位置:首頁 > 文學天地 > 評論 > 正文

我讀《落紅片片》

來  源:重慶作家網(wǎng)    作  者:本站    日  期:2011年5月25日     

羅中福

我和藍錫麟相識甚久,那是在八十年代初他任南岸區(qū)委宣傳部部長,我在北碚區(qū)委宣傳部工作,只有一面之交,之后很少接觸,接觸多起來是二十年后我調(diào)市作協(xié)工作。愛看他的書是近年的事情。

這幾年、幾十年聽人說,與他談,和他一起喝酒,讀他的詩、詞、賦,他的做人、做文有傲骨,無傲氣,有才氣,無媚俗,有堅持,少放棄。做事行文講究必出已見,并且堅持下去,不讓他人也絕不與他人茍同,如他在《無心PK易中天<三國十八扯>后記》中說道:“易中天以往的書曾讀過兩本,他在《百家講壇》亮相我也看過兩場,的確見識獨到,訴說精彩。但我并不是附其驥尾,在他品讀三國以前,我早已為寫這本書清理思路了。并說到,我是力求循史以鉤沉,見真而立論,決不把《三國志》等史籍跟《三國演義》攪混在一起來說人說事。”并在他的文章中反復證實了這點。他是“能放心大膽地學因?qū)嵙,見從已出。?/p>

我讀藍錫麟的詩詞文章,讀到的另一個感觸就是他堅守傳統(tǒng)的文學審美價值,不低俗的去迎媚世態(tài),不人為的不切實際的去搞文學政治接合,這使得他的文學評論和詞賦或序跋,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認識價值。如在他最近的一篇評論《為文學堅守一方干凈的天地從傅天琳獲獎漫談開去》說道:“他對好多年以來,文學藝術(shù)的審美理想頻遭地震、雪災侵凌,偉大崇高、真誠、干凈這類最該有的傳承,逐漸淪為稀缺。代為而起的極端畸變,演繹成為‘欲望化敘事’、‘下半身寫作’尋歡賣俏、怪誕、鄙俗、虛假、輕薄幾至到了無恥無畏的境地”,表示極大的痛切與憤怒,從而對獲獎詩人傅天琳的詩集《檸檬葉子》叫好時寫道:“我循著她以為最好的表達、逐首逐句讀下去,我讀出了六個關(guān)鍵詞:其一,純潔;其二,真實;其三,樸素;其四,自然;其五,包容;其六,過慮!彼f這六個詞既是對傅天琳詩和人的稱贊,也是對他自己的為人、做文的自我寫照。

作者:重慶市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主席,重慶市作協(xié)原黨組書記、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