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學天地 > 評論 > 正文

愛與戀的心血結(jié)晶

來  源:重慶作家網(wǎng)    作  者:本站    日  期:2015年4月7日     

——讀也夫詩集《水晶玫瑰》

李德佑

詩人也夫(廖選勇)贈我詩集《水晶玫瑰》,捧之喜讀,欲放不能,一口氣將其讀完,頓覺紅塵十丈之外,生出一片情感世界。讓我的感覺沉靜下去又激蕩起來的,一是詩人對愛情那份無邪的癡狂追求以及夸父追日般的執(zhí)著;二是詩的本身:一種質(zhì)樸之情,一種自然之姿,一種天籟之美,一種本色之魅。

先來看詩人的愛情。詩人心中的愛神降臨,她像一陣春風,吹在湖面上,吹起了無數(shù)的漣漪,漣漪一圈一圈地展開,劃著圓,于是弄皺了詩人的感情,弄皺了詩人的人生。詩人吟唱道:“當你出現(xiàn)在我的天空/我夜夜擁有的/是五彩繽紛的夢境”(《虹》);“這溫暖而光明的世界/這充滿歡樂的時刻/都是因為你的美麗”(《我去問誰》);“你來了/腳步輕盈/踏得我心好沉重/走呀又走/走成我每分鐘千萬次的心動/冰山紅葉般燃燒/你來了/我心靈的泉水涌動/我滿滿地飲一杯/浸泡著月光的相思”(《你來了》);“你走過的腳印/深深淺淺在我心頭/你說過的話/在我耳邊輕輕柔柔”(《愛是不能忘記的》)。在詩人心中,愛是不需要什么理由的,“只因為你一個笑容/就愛上了你/只因為你一句話/就茶飯無思”(《不要問為什么愛你》)。

詩人對他心中的女神愛得如癡如醉,全不顧“被世俗的利劍/刺殺得遍體鱗傷”(《愛情》)。于是“渴望/第一次月上柳枝頭/第一次人約黃昏后”(《第一次》)。于是有了很多美好的向往:“瞬間/我和你/從一條深深的峽谷上/墜入谷底/四周鋪滿鮮花/牽手/穿過紫色的小徑/翡翠般的山泉唱著歌/星星月兒在水底游戲”(《夢境》);“悄悄地摘一粒天上的星/把她佩戴在你的頭頂/然后把你帶走/到天之涯海之角/沖浪在海濱浴場/到天鵝湖/蕩起一葉小舟/到湯母叔叔的小屋/到巴蕉谷/到紅樓詩社/到花朵還未走到的秋天”(《我想帶你走》);“可愛的小魔女/讓我們來到草原/自由自在地戀愛/用橄欖枝趕動一片羊群”(《可愛的小魔女》)。

詩集中這種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和向往隨處可見,如《絲瓜花兒開》、《沙灘上,我對你說愛》、《小白船》等等。令人感動的是詩人對愛情的執(zhí)著:“如果我不停地朝前走/總有某一天/我會把愛情的旗子/插滿海岸/如果我不幸死去/請將我埋進海水/我要借海浪的聲音/把你不停地呼喚”(《如果》);“我準備拋棄一切/接受你火焰的燃燒”(《帶血紅梅》);“我追你/哪怕天也荒了地也老了/我付出/哪怕淚流干了人成灰了”(《不要問為什么愛你》);“平時高貴的尊嚴/受到利劍的威逼/但下跪為了愛情”(《為愛情下跪》)。

詩人寧可為愛情下跪,因為愛情是圣潔的、崇高的,這是為圣潔而下跪,為崇高而下跪。詩人無時無刻都在為愛著的人擔憂:“一夜狂風暴雨……我心蕩著秋千/這樣的夜晚/豈能入眠/守著窗兒/閃電下為你祈禱”(《祈禱》);“我不忍心你被狂風襲擊/把窗戶關(guān)上吧/阻擋塵土以及陰謀/我好為你擔心/這有風的日子”(《有風的日子》),可見詩人愛之真切。但正如詩人所言:“下跪也不一定能得到愛情”(《為愛情下跪》);“并不是所有的樹都開花/也不是所有的愛都結(jié)果/我們的相遇/注定有一場悲劇”(《期待》)。

于是詩人帶著血淚吟唱道:“你和情人相親/我為何感覺死神駕到/你/你你/天氣好熱/我真受不了”(《我想哭》);“當你消失/我的夢境破碎”(《虹》);“當我心中的玫瑰/永遠走開/我的孤獨瘋狂生長/悲傷滋潤著/我的孤獨侵入了骨髓”(《孤獨》);“依窗看雨/淅淅瀝瀝/是我的心在哭泣”(《看雨》)。到了這種地步,一般人往往要對愛的人產(chǎn)生仇恨,不成愛人便成仇人的現(xiàn)象在人世間難道還少嗎?但詩人沒有,詩人情操的高尚正在于此:“你要走/自然有你的理由/無須挽留/人生本來就是不斷地等待/以及無奈的奔走”(《你不要走》);“你選擇了遠走/我把思念裹進你的衣兜/最后選擇你的選擇/眼淚止不住流”(《愛是不能忘記的》)。

當戀人遠去,詩人還對愛的使者說:“請代我向她問候/如果你在遠方把我的戀人遇見/獻給她滿地金黃的油菜花/勸她回到我的身邊/如果她宛然拒絕/不要讓她知道我深深的哀怨/對她說我的祝愿寫滿藍天”(《愛的使者》)。這是詩人愛與戀的升華。正如詩人在《自序》中所說:“留給詩人的只有一個永恒,一個詩歌情結(jié)中的永恒!

再來談?wù)勎覍υ姷哪w淺認識。詩是情感的藝術(shù)凝聚,是心靈之花的綻放,它既需要生活沃土的培植,又需要美妙情思的熏染與感召。也夫《水晶玫瑰》里的詩,或許有人覺得它的詩質(zhì)并不整齊,甚至也像其他詩人的詩集一樣,總有些不盡人意之處,但它給我總的感覺是:這是很有韻味的詩。它不是簡單的情感渲泄,亦不是思想的赤裸披露,更不是平淡而分行的散文,而是一種精心的詩境創(chuàng)造。

我讀完《水晶玫瑰》后,完全進入了他所營造的詩的氛圍,而且尤其贊賞詩中鮮明而獨特的意象。像這樣的詩確實逗人喜歡:“分別時/我送一把傘給你/我知道/你的命運充滿陽光/但日子也有風雨/在人生的河流上/你還會遭遇許多波浪/希望這把傘在陰暗的天氣里/給你一片干爽的天空”(《贈》),這把傘的意象,就大大超出了傘的含義,使人浮想聯(lián)翩。

又如在《獨釣秋水》中,詩人這樣寫道:“把目光作線/拿情作鉤/那一池秋水/我無奈要釣到何年”,這是抒發(fā)愛的激情的珠璣之言,比喻奇特,意蘊不凡。再如“在心之一隅/我用陽光耕耘/種下一粒愛戀/長出一枝水晶玫瑰”(《水晶玫瑰》),詩的語言瑰麗而富于內(nèi)涵,擁有不可思議的美和魅力。

從也夫的詩里,可以讀出詩人相當豐富的想象力,單從詩人對心上人的比喻就可證實:那心上人時而是“我的星星”,時而是“一只青鳥”,時而是“動物園里的羚羊”,時而是“我的百靈鳥兒”,時而是“可愛的小魔女”,時而是“一頭溫柔的母獸”,時而是“一只迷人的兔子”,時而是“一支透明的玫瑰”,時而是“一滴水珠”,時而是“一尾游動的魚”,時而是“雨后的彩虹”,時而又是“一枚嫩嫩的太陽”,時而還是“燃燒的火焰”。

詩集中像“傾聽燕子剪開的春水/鐘聲裹滿毛茸茸的綠色”(《水》)、“原來我吻了一夜/僅僅是吻著你的名字”(《吻》)之類想象力豐富而又耐人尋味的詩句比比皆是。此外,我還認為像《千古緣》、《獨立寒秋》等篇什是詩人刻意追求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結(jié)合的代表作。好的詩并不在于修飾靈魂,乃在于袒露靈魂。詩人之所以有別于眾人,乃是因為他樂意展現(xiàn)心靈,一切喜怒哀樂,墮落或者升華,都在紙上自由滲透。

當然,《水晶玫瑰》中的詩,也有極少部分詩句略顯拉雜、瑣屑,不夠精煉。這可能是我在吹毛求疵。不恭之處,冒犯之處,就只好望詩人多多海涵了!

紅塵滾滾,滾滾紅塵。在一片逐利的喧囂中,面對物化的浮囂之氣,詩人能坦然地獨處象牙之塔,守住一份純真,這本身就是讓人尊重的;而能做到耳不雜聽、目不旁騖而靜下心來寫詩,從守住一份純真到守出一份成就,則更令人敬佩了。完全可以說,《水晶玫瑰》是詩人愛與戀的心血結(jié)晶,是詩人愛與戀的豐碩成果。

人之可以為萬物靈長,除開他與自然構(gòu)成的形而下的物質(zhì)關(guān)系外,還有他與自身精神世界構(gòu)成的形而上的運動。人對于世界的擁有,就此而分為兩類財富:有價之寶和無價之寶。詩正是人類無價之寶中最為閃光的部分。眼下正是詩與其他精致文學作品失落的年代,不過有品位的人一旦處于愛情、生死等人生緊要關(guān)頭時,還是最先想起詩來!端倒濉窂囊粋小小的側(cè)面證明著:即使是在市場經(jīng)濟、商品大潮沖刷的沙灘上,人們依然能夠清晰地辨認出詩歌那豐沛的激情——在眾神舞蹈的心靈中,詩畢竟是最為崇高和美好的神祗。

一切都如斷線的風箏,不再重來。幸運的是,風箏雖已遠去,但還有藍藍的天,很廣闊。愿詩人作一眼汩汩吟唱的清泉,以詩為河床,潺潺地流向悠遠,惠澤人間一望無垠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