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鴨血的《半身人》
王明凱
一個女孩,站在我的面前。好友介紹說,她叫周雅雪,并著重強調:“高雅的雅,雪白的雪!蔽业鸵髁艘痪洌骸芭叮叛!彼脮f話的眼睛望著我,笑盈盈地說:“就叫我鴨血吧,順口,好記。”我忍不住笑出聲來:“鴨血?嘿嘿,有意思,有意思。”
真的有意思,她就是這本書的作者!
她像變戲法一樣,掏出一摞厚厚的稿子,擺在一桌人的面前,說是她的涂鴉之作,求我為其作序。緊接著是喝茶、聊天、看嘉陵江的風景、品農家樂的菜肴。你看看,茶也喝了,飯也吃了,這篇作業(yè),我能不做嗎?
讀這部叫《半身人》的作品是很費勁的,又有圖,又有文,300個Page洋洋灑灑,圖文并茂。這可不像看兒童繪本那么簡單,你得勞神費力,調動倉庫里儲存的知識來評頭論足或說文解字,而趣味恰恰就在這里,這是《半身人》最大的特色。60幅油畫,12萬文字,都是作者的嘔心瀝血之作,畫,生面洞開,字,口舌生津,不時令你擊節(jié)稱許,由衷地對這個80后女孩刮目相看。
可以認為,這是一部關于行走與靈感的書。作者鴨血行走過很多地方,川西、廣州、太湖、香格里拉、一望無際的青藏高原,還有港澳臺,國外的東南亞、美國、日韓、歐洲、非洲……在我看來,讀書好比吃飯,吃飽了,運動才能消化,而行走恰恰是最好的運動方式。如果唐僧師徒不一路向西,能取回真經(jīng)嗎?如果徐霞客不用身軀丈量大地,能寫出奇書《徐霞客游記》嗎?如果劉禹錫不因八司馬事件而浪跡天涯,今人能讀到“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陋室銘》嗎?而鴨血的行走,不僅僅是現(xiàn)代交通和科技條件下的走山、走水、走風景,更是一種生活道路上刻骨銘心的走身、走心、走人生,她不僅邂逅了外面的奇山異水和風土人情,而且邂逅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她在行走中成長,在行走中努力尋找一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人生“真自我”。可以斷言,沒有作者身體力行的真行走,就沒有這部用心用情的《半身人》。
因為行走,書寫了一嗟三嘆的愛情。勿容晦言,愛情是永恒的主題,而戀愛卻是鮮鮮活活的絢爛人生。《半身人》中有18個妙齡女孩,演繹岀18篇風姿綽約的戀愛故事:并不知道情為何物,卻與警察哥哥險些擦出火花的“我”;在物欲的誘惑下,為了金錢而奔赴肌膚之約,隨意拋灑青春之后又悔恨交加的“她”;從網(wǎng)戀發(fā)展到床第之歡,輕輕松松獻出了少女第一次的米樂;因為一張老婆餅拋棄了前男友,而奮不顧身與新男友私奔的徐清雅;像做夢一樣光怪陸離,莫名其妙地與三個男人周旋青春年華的何小娜;為追尋一段浪漫情感而身陷囹圄,無奈地吞下大半瓶藥丸,差點一命嗚呼的陽光……她們趕著自己的愛情馬車,在一條有陽光、有風暴、有期待、有陷阱的路上行進,或滿懷憧憬闖蕩外面的世界,或懵懵懂懂承受歲月的顛沛,或睜大眼睛張望路邊的風景,或昏昏噩噩收獲生命的警示,她們有快樂,有苦悶,有彷徨,有詛咒,她們趕車的鞭子時而昏睡,時而清醒,不知道前面的路是坦途還是荊棘,但她們不后悔,不停步,義無反顧地把車趕往自己向往的地方。18個女孩的故事,也可以看成一個女孩的18段故事,我不便盤問作者與這些故事的真實關聯(lián),但我相信作者的坦誠和勇敢,18個女孩的故事,可能與作者自身的人生體驗密切相關,那栩栩如生的情節(jié)和細節(jié),或多或少照見了作者苦苦追尋的影子。
因為行走,成就了如火如荼的藝術。60幅油畫,是鴨血的任性之作,那些線條、那些塊面、那些構圖和色彩,很少循規(guī)蹈矩,它們只按照主人的意志歌唱和舞蹈,或明亮、或和煦、或痛苦、或憂郁、或快樂、或悲傷、或憤懣、或吶喊、或自閉、或淋漓,都是作者釋放自己的平臺與管道,反映了作者的生存狀態(tài)和心路歷程。讓人驚奇的是,鴨血并不是學美術專業(yè)的,她的職業(yè)也與美術幾不沾邊,更沒有任何導師給她真正的點撥與指教,全憑在行走中讓肉體和靈魂見了天光,接了地氣,加上她那天才般的靈感,我手畫我心,畫出張狂的自我和倔強的個性,畫出腥紅的血肉和裸露的靈魂。每一幅圖畫,還配有一篇深邃的美文,文字犀利、坦蕩、鐫永、深刻,她把自己的心,自己的肺,自己的血與淚,自己的靈與肉,和盤端了出來。讀一讀《孤獨的救贖》吧,作者寫道:“靈魂的救贖是什么,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或者是飛出一個國界,再或者是逃離這個銀河系,然而這些始終都不是終究,不管在哪里都會遭遇同樣的發(fā)生……如若靈魂里住著那些丑惡,怨恨、邪,那應當是無法得到救贖的,救贖應是善與美的精華所致!弊x一讀《殼的失憶癥》吧,作者把所有肉眼所看到的稱之為殼,把不被看到但需要感知的稱之為魂,“如果你的殼異常的光艷,被那些所謂相等的人敬重,有著別人看似沒有的東西,你會感到非常的富足!钡绻阒挥袣ざ鴽]有魂,當種種被他人標量的美都失去了的時候,你的美就蕩然無存了。所以,“殼不該被用來評判美與不美……殼表象地折射了那些表象的世界!边有《掙扎的心臟》、《靈魂的裸語》、《死于1985的淚》、《被包裹的孩子》、《瞎子眼里的美》、《一步的距離》等,都是值得細細流覽的美圖和認真咀嚼的美文。
文學和藝術的力量在于真實。鴨血是一個真實的女孩,她說,很多人問她寫的什么?畫的什么?她真的不知道,她不僅是一個說走就走、說愛就愛的人,還是一個說寫就寫、說畫就畫的人,想寫的時候就寫,想畫的時候就畫,泡一壸茶,開一瓶酒,亮一盞燈,一個人鬼使神差地迷醉在茫茫無際的文字和圖畫里。用圈內的行話來說,這叫得壞了病,吃錯了藥。饑餓的病,用吃飯來醫(yī),口渴的病,用喝水來醫(yī),相思的病,用戀愛來醫(yī),而鴨血這病,就只有用寫作和畫畫來醫(yī)了。為了醫(yī)病,鴨血關了公司,賣了豪車,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從一段經(jīng)歷到另一段經(jīng)歷,走走停停,來來往往,不斷地抵達,不斷地離開,最終關起門來,如癡如醉地完成了這本圖文并茂和繪聲繪色的書。要問寫的什么,畫的什么,答案自然就有了,那就是:奮不顧身的行走、義無反顧的愛情、文采飛揚的天賦、赤身裸體的靈魂。
讀完《半身人》,我反復咀嚼著鴨血的后序感言,她說:“我感到了極為的富有,它將是我生命里最有意義的相伴。”是的,這種思想的富有、精神的富有、耕耘的富有和跋涉的富有,使鴨血沉醉在驕傲和幸福之中。但我堅信,此時,作者是醒著的,她人生的馬車是醒著的,她趕馬的鞭子是醒著的,她還有更遠的路要走,還有更高的山要爬,在持續(xù)不斷的行走與跋涉中,崢嶸的目標總在遠方,高處一定有更加鮮紅的太陽。
謹此祝賀鴨血和她的《半身人》,是為序。
渝公網(wǎng)安備:5001030200275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