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泉中詩集《三峽戀歌》序
向求緯
也許有人對湛泉中這個名字還不太熟悉,但如果提起那首唱遍大江南北的歌曲《三峽情》,就沒有多少人不知道的了。湛泉中就是《三峽情》的詞作者之一,1980年四川省第一屆文代會代表,資深的一位詩人,歌詞作家。我和他就是在那次文代會上認識的,以后他在云陽文化館,我在城口文化館,我們經(jīng)常在萬縣地區(qū)開會,館與館之間也有些交流,一來二去就成了無話不談的文學朋友。泉中對他所擔負的群眾文化輔導工作十分負責,為人禮貌,謙和,數(shù)十年帶出了很多文學青年。他自己創(chuàng)作也很勤奮,寫出了大量的文學和曲藝作品,尤其是歌詞作品更為人稱道,許多經(jīng)作曲家譜曲后廣為傳唱,激越雄渾的《三峽情》更是成為中國民族歌曲作品中的經(jīng)典。
我和他最后一次見面是在2014年仲秋。我到云陽去參加龍缸筆會,可他那時已經(jīng)成了植物人!聽他家人說,他是在電腦前打稿子時,彎腰下去撿拾一份資料時跌了一跤,致腦血管破裂,再也不省人事。醫(yī)生切除了他的小半個左腦,切開喉管灌輸流食,維持著他的生命。他女兒說父親基本上已對一切麻木不仁,只是他的親人在耳邊連聲呼喚他時,左邊凹下的頭顱會輕輕地鼓幾下泡,表示他已經(jīng)聽見了。當時我在他耳邊喊出我的名字,果然他左顱凹下的地方連續(xù)鼓了幾下泡,他終于聽見了我,聽出了我!
我們是幾十年的文友,親親的親親的三峽人哪!后來他終于撒手而去,他的學生、云陽籍的幾位文友整理他留下的詩作,準備出版,囑我寫點什么。
這文章我是一定要寫的。78歲的一位三峽文化人,三峽詩人,三峽歌者,他那一以貫之、生生死死的三峽情實在令人動容。做人,他就像三峽的土地一樣實在,一樣普通,毫不惹人注目卻又須臾難離。他除了自己是一位勤奮的作家,詩人,一輩子更多的時候是在輔導文學青年,提掖初學作者,誨人不倦,耐心誠懇,印象中他從不高聲大語教訓人,從不居高臨下不耐煩,而是讓年輕作者攀在他身上踩在他肩上按在他頭上向上舉,向上送,向上提,向上拔。其實這是像泉中這樣的老一輩文藝工作者共有的品質(zhì)。為他人作嫁衣裳,還作得來心甘情愿,樂此不疲,習以為常,順理成章,不事張揚,不嘆付出,不計代價,不言回報,這就是我們的文藝事業(yè)生生不已,永葆生機的道理了。做文,他就像三峽的水一樣,纏繞著三峽依戀著三峽滋潤著三峽回報著三峽,篇篇章章字字句句滿蘸著三峽的親情鄉(xiāng)情戀情友情,連篇累牘地寫,長年累月地寫,巴心巴腸地寫,入腦入心地寫,直至把自己的一盞“燈油”添盡,燃完,熬干,耗罄。你讀讀他這本《三峽戀歌》里的“三峽之美”、“三峽之韻”、“三峽之歌”等幾章的詩作,你自然會多少有些明白什么是三峽之美、三峽之韻、三峽之歌了。請看這樣的詩句:
在一條靜靜的小溪邊
長著一株二月蘭
她無意與妖桃妒李爭艷
獨自穿著素凈的衣衫……
人們從她身旁走過
仿佛沒有把她看見
盡管她將馥郁的香氣
彌散到廣袤的空間
只有那溪中的泉水
映照著她苗條的身段
它用心底深處的微波
傾吐著對她的愛戀……
(《山泉與幽蘭》)
自然,幽靜,清澈,純凈,哪是在寫山泉,寫幽蘭,作者自己那素樸的身影,潔凈的情懷已經(jīng)躍然紙上。再看這樣的詩句:
你沉默的瞳孔
遙望悠遠的歷史
只有船工的篙桿和號子
能洞穿你的深度
繩鋸石凹
你的形象
是多少代纖夫的集體雄塑
(《纖夫石》)
柔美的鳴響自然是三峽的一種情調(diào),而雄渾的洞穿和歷史的深度,何嘗不是三峽的性格?與三峽脈絡相連的作者,其人生的性格特點,其作品的藝術風格,除了涓涓長流千回百轉(zhuǎn),也有叱咤風云石破天驚的一面,作者所寫那首著名的《三峽情》歌詞就是明證。
我們捧讀這本《三峽戀歌》的時候,時時處處為作者與三峽的不了情緣所感動,所感染。詩集從頭到尾寫著大大的“三峽”二字,作者自始至終熱愛三峽,傾情于三峽,這位名副其實的三峽之子將他的一切都交給了三峽,也就是交給了國家的這一部分土地,這一部分人民,他可是傾盡才華,費盡心血,竭盡所能,耗盡生命了!且看他吟詠《漩紋石》:
不好給你命名
因為你無處不在
江河有漩渦
樹中有年輪
以及太空星球的軌跡
發(fā)漩指紋
與生俱來
生命亦周而復始
呵漩紋石
你就是人生
你就是宇宙
是啊,當一個人與他的祖國,他的土地,他的人民血肉相連,融為一體的時候,他便如漩紋石之于江河,年輪樹之于太空,便融入了人生,融入了宇宙,于是他也就得到了永生。當一位詩人與時代、與人民、與故土、與生活牽筋帶骨,唇齒相依的時候,展現(xiàn)在他面前的,怎能不是一片璀燦的詩的星空!
渝公網(wǎng)安備:5001030200275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