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東莞的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綠得醉人,這一步一景被譽為“南天圣地、百粵秘境”的集生態(tài)觀光、娛樂健身、宗教文化為一體的景區(qū)令人耳目全新。亞熱帶春風將連綿的山巒披上綠甲,讓千年古樹百年老林蔥郁,一片墨綠,一片深藍,一片紫褐,似起伏的海浪、虎威的勇士。遼闊的天宇從四面俯垂,云縫間的太陽亮晃晃的。觀光車在直通山頂?shù)谋P山道上蜿蜒緩行,布滿各種任意想象的美妙圖案的壁立山巖、隨處可見的灌木山花、鮮翠欲滴的雨林、山下的綠蔭掩映的樟木頭鎮(zhèn)喜迎游人,令人心曠神怡。綠色的記憶,綠色的夢。
我欣慰有這等眼福,貪婪地吮吸清新的山林大氣。
還真是有緣,正籌拍根據(jù)我發(fā)表在《小說界》的短篇小說《產房》的由我編劇的同名電影時,恰巧有幸參加了“中外作家交流營”觀音山采風活動!懂a房》展現(xiàn)的是被譽為送子觀音的產房護士長的故事,目睹耳聞了觀音山及其來歷,我對電影《產房》更是信心滿滿。
觀音山是景區(qū),更是充滿了中國文化中國故事的圣地。
景區(qū)的董事長黃淦波先生是實業(yè)家,更是有深厚底蘊的文化人。身高一米八的戴眼鏡的他招呼我們圍攏,面對臨空打坐蓮臺的慈祥的觀音塑像講說。我以為,他不過如一般解說員一樣走馬觀花介紹一下這景區(qū)。觀音山有生態(tài)美景,有佛教、道教、儒學等文化積淀,應該成為東莞的一張城市名片。人不在于取,在于舍,你有條件舍這是你的榮幸!兜夭亟(jīng)》說,舍一得萬報,人生盡在舍得間……生于斯長于斯的黃淦波先生打開了話匣子。其實,觀音菩薩也是人。他那清晰的當?shù)仄胀ㄔ拸恼f景轉而說到了人說到了神。講說了出自宮廷的觀音其人是如何不懼千難萬險,執(zhí)著修行成佛的。他不是解說,是在講故事,講大慈大悲濟世救人的觀世音菩薩的傳奇故事,講人生奮斗的勵志故事,講有人物有情節(jié)有高潮有懸念的動人故事。我本想獨自去觀景的,卻沒有移動腳步,被他娓娓道來的故事吸引。黃淦波先生是觀音山森林公園的締造者,一直關注文化、生態(tài)、森林。留住一片綠色,傳承一方文化,為世人保住一方綠色的凈土是他的追求。曾幾何時,觀音山還只是名不見經(jīng)傳的荒山,在他和他的團隊十多年的努力下,使這里面貌一新。他的現(xiàn)場傳神講述,使我對觀音首次了解得這么深透,對觀音山景區(qū)的艱辛創(chuàng)辦由衷佩嘆。感悟尤深的是:吃苦耐勞、不懈追求、永不放棄的人生奮斗精神。
“中外作家交流營”活動是今年1月20日在京啟動的。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吉狄馬加等出席并講話,中國少數(shù)民族作家學會秘書長趙晏彪主持了啟動儀式。
參加這次采風活動,有幸見到了中國文聯(lián)名譽副主席丹增、這次活動的組織者著名作家趙晏彪、魯獎獲得者溫亞軍、中國作協(xié)原創(chuàng)聯(lián)部副主任尹漢胤,見到了作家詩人夏魯平、華靜、安琪、華小克、王子瀟和攝影家萬國松。見到了美國的茶文化作家夏云峰、韓國的北大外籍教授薛熹禎、白俄羅斯的青年漢學家達莎,這三位外籍作家均能說熟練的漢語,很便于交流。還見到了東莞的作家、詩人們。網(wǎng)絡無處不在,網(wǎng)絡傳播友誼,很早就在網(wǎng)絡上關注我的長篇小說《填四川》的東莞作家王萬兵也參加了這次活動,我倆在網(wǎng)上神交已久,這次頭一次見面,都甚為高興。
觀音山飛檐翹角的三圣殿、藏經(jīng)閣在大山的懷抱中,被菩提樹等濃密的綠樹包繞,氤氳靄氣,有如仙境!捌刑岜緹o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毙撵`自得凈化。三圣殿里,孔子、釋迦牟尼、老子三位圣人的塑像共處一堂;藏經(jīng)閣內,珍藏有儒家、佛教、道學的著作、佛經(jīng),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的包容!鞍菔怯欣谖斩嘣幕摹!碑斈曛膶崢I(yè)家民生公司總經(jīng)理盧作孚先生說過這話,當今的實業(yè)家黃淦波先生在觀音山體現(xiàn)著這種包容。我所在的重慶也是一座包容之城,早先的湖廣填四川大移民,后來的抗戰(zhàn)大內遷,現(xiàn)今的改革開放,都有利于吸收多元文化。這次的中外作家觀音山采風活動就體現(xiàn)了多元文化的包容,來自四國的作家、詩人們濟濟一堂,共賞佳景,互話文學,用歌聲用詩詞用書法直抒情懷,暢談友誼。
最為有意義的是,在藏經(jīng)閣門前的“中外作家友誼林”植樹活動,四國作家們植下了4棵友誼樹,嫩葉片片勃勃生機的樹苗,見證了這次有意義的一帶一路中國文學創(chuàng)作活動,預示中國文學創(chuàng)作的更加繁榮興盛。
包容的觀音山,常青的友誼樹,充滿春的活力。這活力是因為生命的存在。生命之光輻照大山、綠樹;大山、綠樹賦予生命的常綠,歷世代而不衰。
觀音山常青,生命之樹常綠。
渝公網(wǎng)安備:5001030200275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