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少年成長史
在這錢幣市場買賣黃金、美元、英鎊的同時,
何不到典當行試試,開辟新的財源呢?
肖林曾叫肖利成、肖本仁,肖林是他讀書后取的筆名,他曾用“肖林”“古黎”“秉仁”“樹林”“肖樹林”“肖旭初”等筆名在當時重慶的報刊上發(fā)表了不少詩文,后來“肖林”就成了他的真名了。為何改名肖林?他曾聽母親說,在自覺胎動的那天夜里做了一個夢,夢見母子倆在家后的樹林里奔跑追逐嬉戲,其樂無窮。
“知國家大事尚可為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边@是江津黑石山聚奎學堂的門聯(lián)!熬蛻{這學堂門口的那副對聯(lián),就該把孫子送到這樣的學堂去讀!睜敔敳恢獜氖裁吹胤铰爜砹诵迈r時髦的語言:“震古爍今,恢宏大氣,展示出辦學者的抱負和胸襟!
肖林9 歲時在李市的兩岔場入私塾,1926 年7月他考入了聞名巴渝的聚奎學堂。到了學校,肖林才知道時任聚奎學堂校長的鄧蟾秋先是捐銀洋兩萬元修建了“蟾秋圖書館”,后又為聚奎學堂捐銀洋十五萬元以上,還捐給新本女子中學五萬元,并長期賑濟貧困災民,資助子侄及鄉(xiāng)中貧寒有為之士留學日本。而他留給子孫的,不過二十石租子的田業(yè)。他還叮囑子女學成之后,回到家鄉(xiāng),造福鄉(xiāng)梓,繼續(xù)以各種形式支持教育事業(yè)。這件事使肖林的心靈受到震撼,像碑文鐫刻在他的心壁,像明燈照亮著他的前進道路。這年肖林剛12 歲。此前在家鄉(xiāng)兩岔場受過一些私塾啟蒙教育的肖林來到了聚奎學堂這個嶄新的環(huán)境,一切都是那樣的新鮮。
說來也巧,后來名噪中國詩壇的“白屋詩人”吳芳吉先生早前就曾在這所學校求過學和“打工”。早在1906年在此讀小學的吳芳吉于1928年返回黑石山修編校史,他也常為學生講學,從希臘、羅馬、文藝復興、莎士比亞、拜倫,講到《詩經》《離騷》、唐詩、宋詞、元曲,直至《紅樓夢》,吳芳吉還提倡在學生中開展辯論會,這些對肖林的影響很大。此時他最崇拜的兩個人一是校長,二就是校友吳芳吉。
肖林學習很認真,并且關心時事。他特別喜歡讀《新青年》《創(chuàng)造周刊》《少年中國》《語絲》等雜志和新書。他在老師的指導下,與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學成立了“同助社”,以“勉品勵學,改造社會”為宗旨,當時學生中先后辦起了《心聲》《黑石》《驢溪》《晨鐘》等壁報。肖林是最積極的成員之一,他負責制作刊物、寫論文等。這在很大程度上培養(yǎng)了肖林的寫作愛好和熱情。
不知是哪位同學在離校時沒有打理好書桌,肖林發(fā)現(xiàn)桌里還有好幾本書,其中就有《聚奎小學叢刊》,叢刊上刊有好幾首吳芳吉學長的詩歌呢。以前在兩岔場家里,就沒有少聽大哥哥大姐姐以及其他親友們談起聚奎學堂,說吳芳吉如何的了得,還是十來歲的孩子就能寫出驚動全川的奇文,被喻為“神童”,還斗膽一個人上得廳堂,對簿公堂,為父親鳴冤叫屈,硬是打贏了官司。說實話,肖林到黑石山聚奎學堂讀書,就是沖著吳芳吉來的。他想做一個吳芳吉那樣的人。
如今能讀到吳芳吉的詩,肖林心中甭提有多高興了!抖谈杓氖裰杏讶恕罚 “君從白沙還,應到白屋邊,應到白屋邊。滿壁詩文頻入夢,沿街父老舊相歡。燕子可曾遷,燕子可曾遷……”盡管有好幾個字還不認識,可他仍愛不釋手。從此肖林便與詩歌結下不解之緣,寫詩成為與他相伴終身的業(yè)余愛好。詩歌滋潤著他的生命,豐富著他的人生,營養(yǎng)著他的精神,愉快著他的生活。
肖林畢業(yè)時他的老師陳方聯(lián)為他題寫了畢業(yè)贈言,聚奎學堂的三年學生生涯,老師是非常了解他的。陳老師的贈言對他的鼓勵非常之大:“你聰明、能干,前途是遠大的,但必須注意,中華正在危急之中,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老師的思想、學識,為他培植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對于肖林來說,重慶的求精中學與他有著割裂不斷的情感,準確地說他對這所學校是既愛又恨,既覺光榮又覺恥辱。1929年8月,肖林去重慶報考中學,在求精中學門口他遇到了校長蕭吉人。蕭吉人也是聚奎學堂的畢業(yè)生,即準他免試入學。求精中學每學期收銀元40元,而肖林僅有2元,幸得師友相助湊足學費才得入學。當時這里是一所由美國“美以美會”教會所辦的學校,有中方和外籍兩個校長。英語課由美國教師任教,上課不講漢語,這雖對肖林的英語有促進,但該校的中文水平很低,肖林就向外借書自學中文課程,他的學業(yè)成績優(yōu)秀,名列前茅。后來得以免費入學,美國校長的夫人還資助了他的伙食費。肖林當時很是
榮耀了一番。但是,這是一所教會學校,肖林不信宗教,拒絕上神學課,因而讀到初二時,校方竟然以“共黨嫌疑”之名勒令他退學。
其實,肖林的“共黨嫌疑”之名對他來說是一生中的最大的一個謎。因為他在學校時愛讀些進步思想的書,當然這在當時是禁書,也愛討論“五四”以來的新文化運動,對舊思想舊制度發(fā)表一些議論,這都被外方校長看在了眼里。一天,學校收到一包郵寄來的宣傳共產主義的傳單,收件人寫的肖林。這下出事了,無論肖林怎么辯解,無論中方校長蕭吉人怎么開脫,最終肖林還是被勒令退學,理由就是“共黨嫌疑”。這是肖林人生中遭受的第一個大冤枉,直至他幾十年后都沒有搞明白這包宣傳品是誰寄給他的。這個大冤枉剝奪了他讀書求學的權利。不過,這“共黨嫌疑”之名,使他更加追求真理、熱愛祖國。后來他真正進一步走近了共產黨,踏上了斗爭和革命的道路。
在重慶舉目無親的肖林只好回到白沙,為了生存他只得求助于原來的聚奎小學堂校長。于是他暫時被安排到白沙鎮(zhèn)三角壩、五顯廟小學當圖書管理員,這是一個只管吃住但沒有薪水的臨時工作。后來他試著幫請了三四天或一兩周假的教師頂著上點課,才有了補貼式的薪水。
肖林的經商意識、金融知識的啟蒙,早前在白沙聚奎學堂讀書時就開始了。當時他在學習之余去白沙鎮(zhèn)上閑逛,老師說,處處留心積學問,接觸事物越多,
留心越多,學問就會積累越多,“搜盡千山打底稿”,他心中的偶像吳芳吉如是說,一個有所作為的詩人、作家是須具備廣博的知識、雜駁的見聞作基礎的。白沙,這個四川四大名鎮(zhèn)之一的市鎮(zhèn)商貿發(fā)達,市場繁榮,文化生活格外豐富。川戲、評書、盤子、清音以及五花八門的雜耍技藝,書店、舞廳、妓院、茶館、酒肆等等令人眼花繚亂。最令他感覺奇妙的莫過于長江上如飛一般奔跑的輪船。不用人力板蹺,不用人力拉牽,那鋼鐵大船就能在江上來來回回。
最令他感興趣的卻是那位于石腳盆的小街與中興路交會處的“銀沙”典當鋪。這典當鋪花花綠綠、琳瑯滿目,金的銀的鐵的銅的,棉的綢的布的玉的琥珀的瑪瑙的……聽當鋪師爺講著它們的前世今生,好多故事令人扼腕嘆息,好多故事催人淚下,好多故事讓人愁腸百結,好多故事讓人拍案而起。這是怎樣的一個店鋪啊,肖林內心感慨萬千,而那如一本活字典的師爺?shù)膹V聞博見更令他五體投地?磥磉@典當是一個賺錢的好買賣,用句俗話說,只要不看走眼,就可以兩面下注,兩面賺錢,包贏不輸。吃了賣方又吃買方,而他則既是買方又是賣方,即使是不買不賣,也坐收“貸款利息”。典當,就是給急需用錢者辦理“抵押貸款”,到期還不了款則拍賣抵押物。在這里,肖林得到了金融知識市場經濟的啟蒙教育。
民生公司位于重慶下半城的陜西街燈籠巷,對面就是重慶市錢業(yè)同業(yè)公會,重慶市錢印交易市場就在這兒。肖林接受周恩來副主席交辦的任務——建設黨的地下經濟組織,為黨籌集經費——之后,他第一件做的事就是從聯(lián)系人錢之光那里領來少許經費,在好友的帶領下進入錢幣市場,學習資金拆借和錢幣交易,搞些黃金美鈔買賣之類。干了一段時間之后,他感到賺頭少了些,無法滿足組織上對資金的需求,得想法子干點兒別的什么。
干點什么呢?在這錢幣市場買賣黃金、美元、英鎊之類的同時,肖林想何不去典當行試試,再開開財源?讀書時在江津白沙當鋪,他見識過那里的黃金典當交易,中間差價可大了。
中國的典當業(yè)從南北朝時期就開始了,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典當—票號—錢莊—銀行,中國金融業(yè)一路走來,雖跌跌撞撞,但初具雛形。典當分活當與絕當,活當時,典當者因為資金周轉一時有困難,急需資金,而將其物典當,每月交一定的手續(xù)費,一般30 天為一當期,三到六個月會重新評估一次當物價值。到期五天后不贖肖林想到了正好他有位在道門口開典當鋪的朋友,好久沒去看望他了,還不知道他現(xiàn)在生意如何呢。道門口已經挨過幾次日機轟炸了,肖林因為忙于雜務,一直沒能擠出時間來拜訪這位老兄。
這朋友叫宋至誠,典當鋪名就叫“至誠典當”。這當鋪倒是沒有被日本飛機直接炸中,但幾次都離爆炸中心不遠。至誠當鋪還是沒有逃過劫難,不是被人在救火救人的混亂時期偷盜搶奪,就是被消防救火水龍頭沖刷洗劫,東西被水浸泡,當鋪資產早已蕩然無存,他全家只靠以前的一些積蓄生存,勉強度日。
老朋友的探視令宋至誠感動不已。“唉,肖老弟啊,我店鋪不成店鋪喲,可
至誠這塊牌子還在,經營典當?shù)馁Y格還在,我把它送給你,行不?我要求只有一個,就是把我鋪子里的這幾個伙計接過去,找個地方,重新開張。有了這幾個伙計,憑你的社會關系,你的聰明才智,不愁不發(fā)財,F(xiàn)在正是經營當鋪最好的時機啊,你要是不干,也請給這幾個伙計找個事情干,他們有些人跟了我家十年八年,有些人甚至幾十年。再說他們干別的也真還不行,田不會種,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他們的家人還靠他們掙錢養(yǎng)活吶,你看……”
聽著老宋大哥的話,肖林腦子里閃過“慧眼識珠”的成語,眼前浮現(xiàn)出至誠典當鋪老李慧眼識金的場景,那是三年前他到至誠典當鋪來玩兒,親眼目睹老李接待一位來典當金條客人的精彩:那人拿著三根金條來要求典當。三根三百克的金條,可是大客戶,老李認真而熱情地接待這位客人,邊喝茶邊和這客人講黃金——關于黃金,學問深得很吶。俗稱黃金有“七青八黃九赤”,什么意思呢?七成金呈青色,八成金呈黃色,九五成金則呈赤色,要分辨出這些色彩得需要相當經驗。拿不準時可以從掂、聽、擦等方面入手……
肖林饒有興趣地坐在旁邊看稀奇和熱鬧,心想莫非老李看出這三根金條有什么瑕疵?肖林拿過來仔細地觀看、掂重、聽聲音,并沒發(fā)現(xiàn)什么不對。
“先生,當嗎?”老李和顏悅色地問。
“當。”客人斬釘截鐵。
“真的?”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先生,恕我直言,你還是拿回去的好!
“什么意思?”顯然客人有些生氣,“有生意不做,開鋪子干什么!
“現(xiàn)在市面上假的東西太多了,客人,您……”
“你懷疑我這金條是假的?笑話!”
“老夫眼拙,真的分辨不清楚您的金條成色,本鋪真的不敢冒險,請您諒解!
“諒解個屁呀,老子今天還就要在你這典當鋪當了。”客人說著又把那三根金條抓在手中,啪地拍在桌上,震得茶杯直跳,茶湯四濺。
“先生,這樣吧,我們先立個字據,我們把這金條剖開看看,如有假,你收拾東西走人,如屬真,我照市價賠償,如何?”
“立就立,真金不怕火煉。”
“不必用火。”
肖林當了回中間見證人。在字據上,三個人簽上大名,摁上手印。
用幾種當時說來已經是現(xiàn)代化的手段檢測,是金無疑。老李又仔細看了看,總覺得有問題。他再次將其中一根金條擲地,到底經驗豐富,他聽出了脆音。這中一定有假,他果斷地叫來老汪,斜對角線鋸開那金條,果然這金條中摻了一半的其他金屬。
客人傻眼了,耷拉著腦袋,灰溜溜地溜了,沒有了先前的暴脾氣。
肖林驚得嘴巴大張著,好半天沒合攏。
那次的經歷沒想到在這段時間的黃金炒作中還讓肖林派上了大用場,避免了幾回的上當。在黃金交易市場逛了這么段時間,一個強烈的印象烙印在他腦子里:從全國各地避難到重慶的人們在生活窘迫之際,往往會把從家中帶出來的黃金賣掉一些,以解燃眉之急。如果開個當鋪,開展典當黃金等業(yè)務,應該生意不錯。因為金首飾之類除卻黃金本身價值之外,還有工藝價值,有些對首飾持有者來說還有著各種特別意義,這是任何金錢都難以估量的啊。當然當鋪給了他們還能贖回的機會,只不過損失些手續(xù)費而已,何樂而不為呢?
“今天中午就這樣吧,請哪位朋友去市場買些魚肉酒菜,就在家燙火鍋,大家熱鬧熱鬧!毙ち植辉鸽x開至誠典當行。就在此時,有個客人拿著塊表怯怯地進門來,輕輕問了句:“老板,你們還做生意嗎?我這塊表……”肖林不愿失去這次長見識增經驗看稀奇的機會,他壯著膽子回答說:“做啊,只要先生你信得過,我們就不能有生意不做啊,我們開店設鋪的不做生意,吃什么,喝什么?” 這次是老丁去接待的客人。
客人拿出來一塊懷表,問看看能否當當,他急需用錢,聽口音,是一位上海人。
老丁也算見多識廣閱人無數(shù),可吳儂軟語他確實感到頭痛,支支吾吾,不知說的什么。
“兄弟,你去看看吧!彼未蟾鐟Z恿著肖林,“你懂表,又在上海待過幾年!
對表,肖林真還做過些研究。前些年白沙的當鋪里就經常收到各種表,收到表之后往往會托人捎給肖林,引起了他對表的興趣。到上海工作期間,他更是有機會對表進行一番深入仔細的研究——他的辦事處旁就是鐘表行。
手表除卻它的計時功能,更是一種裝飾物,是一種身份的象征意義,此外還有慶典表、紀念表、經典表等種類,具有收藏和保值增值意義。一般而言三十年為一代表,瑞士是世界表業(yè)最發(fā)歷史也最悠久的國家,品牌就上千,同一個牌子在不同年代又有若干的系列、若干的型號。給一塊表作價得看表盤、表蒙、表針、表把、表耳、表帶、表套、表蓋等等,同時也得開蓋看機芯,只有把這些因素都看清了,綜合起來才能給出個適當?shù)膬r位。給低了,客戶不當,給高了,客戶當撿了個便宜而使它成為絕當,砸在你店家手中。
客人拿來的是一塊瑞士頂級表,愛彼牌方形機械表,白金表帶,表框鑲嵌三
十二顆大鉆,表盤是滿天星碎鉆,并配有十一顆高品質紅寶石,流光溢彩,極富王者氣派。
肖林沒有擅作主張,交給宋老板仔細品鑒之后才決定收下,對那位客人說:
“先生,非常抱歉,我們是有意留下的,可今天店里資金暫時支付有些困難,明天來拿錢行嗎?行的話,你就把表留下,不行的話,看看你可否送別的當家試試!
“行,行行!”
重慶鹽商,江津人幾乎占半數(shù),大多也都集中在道門口附近,和宋至誠沒少交往,彼此印象深刻,肖林也是通過江津鹽商朋友和宋相識的。宋對江津人印象深刻:江津人創(chuàng)辦《重慶日報》,江津人參與創(chuàng)辦重慶大學,江津人出資資助本縣青年赴法勤工儉學人數(shù)為川省之冠,都在重慶引起極大反響。他樂于和江津人交往,今日這個姓肖的兄弟在他提出想把這典當鋪打出去之后誠懇地說:“老宋大哥,這典當行不能垮。如果你經營,我支持,資金有困難,我們設法去融些資,如果你實在不想做了,我來接盤,可經理人我還請你。如此一來這字號保住了,你和你店里的員工也保住了飯碗,你意見如何,請斟酌!
事還沒有談妥,業(yè)務就接踵而至。雖說當鋪三年前那種黃金“黃”了的事情偶有發(fā)生,但像今天這種當手表的成功業(yè)務還是不少,干典當雖然不能說“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可利潤空間還是很大的。他太了解肖林了,別看他年紀輕輕,卻有著超乎他年齡的成熟,尤其他有江津人的背景,更有他長期在民生公司任職的經歷,再加上肖林對典當行的熟悉了解,肖林是一定能把這當鋪做好的。倘這店鋪交給別人,他還不放心呢!
如果沒有周恩來的指令讓肖林去籌建黨的地下經濟組織,他是不會去涉足典當行業(yè)的。在最近這段時間的炒黃金炒外匯的過程中,他真切地感到了典當行的重要作用:首先能解人急難。如今避戰(zhàn)亂來重慶的“下江人”越來越多,他們逃出來時大多帶有金銀及珠寶鉆石或高檔手表、高檔相機等貴重物品,到重慶后遇到困難,不得已到典當行典當,以作應急之用。典當行可以收取手續(xù)費、保管費之類,實在不行了,典當行也可以賣掉那些絕當?shù)臇|西,賺取利潤,同時又可為那些有需求的人們提供相對價廉物美的東西。三方都得益的事又何樂而不為呢。相對直接在金融市場上炒黃金外匯之類,典當?shù)亩喾N形式各有所長又可互為補充,綜合了多條生財之道。恰好又有老朋友至誠急欲撤出典當行的機會,他靈機一動,決定抓住它。
火鍋還沒有開始燙,就又有生意找上門,有男子抱了件裘皮衣服進店來,打開包袱,攤上柜臺。眼尖的宋至誠一見,心里有種說不出的高興,又是一個寶貝疙瘩,他悄悄地把嘴巴伸到肖林耳邊:“有福之人大不同,臉上抹著摩登紅!
“我臉紅嗎?”
“當然啰——”
“火鍋爐子的火烤的啦,你宋大哥臉不也紅彤彤的嗎?”
“好小子,運氣來了,硬是擋都擋不住吶!
“托你大哥的福!
“我去應付客人,你在這里等著,鍋燒開了就可以下菜了,你們先干到起!
“我也去,向大哥學點知識,偷師學藝,舀點油嘛,大哥不會不允許吧!
在典當這行還真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典當師在和客人談生意時,最忌諱有人在旁邊站著,有外人一站,很多話就說不出來了,這個規(guī)矩,肖林當然再熟悉不過了。家鄉(xiāng)李市場上買賣牛時,買賣雙方和中間人“牛偏二”是不開口說話的,只需將手伸到對方的袖筒子里去,以手指在對方手臂上捏的輕重、捏的次數(shù)、幾個手指在同時捏著的情況來暗示討價還價的意見,外人是不得而知的。在當鋪討價還價倒是沒有如此這般的暗箱操作,可討價還價還是比較隱秘,第三者不便靠近,更不得打聽。
宋大哥沒有拒絕。怎么能拒絕呢?他就是你的“東家”吶。
宋大哥早年曾做過皮貨商,這是開當鋪的祖父故意安排的。還在宋至誠十七八歲的時候,祖父就讓一個做皮貨生意的遠房親戚帶著他學做皮貨生意。重慶開埠以后,商貿空前繁榮,江浙商人乃至海外客商潮水般涌來,人們追求高檔皮貨的熱情高漲,而四川尤其是重慶又不產高檔皮貨,只能從西北東北乃至蘇俄販來,物以稀為貴,利潤空間奇大。近十年的錘煉,宋至誠成了這一行的行家里手,在和宋至誠的交往中,肖林沒少聽他講做皮貨生意如何的過五關斬六將,如何的發(fā)大財上大當……直聽得肖林大呼過癮又嘖嘖稱奇。當時能有件狐皮襖穿,成了多少鄉(xiāng)紳地主豪商巨賈的夢想。至于貧窮小戶人家,能有機會看到就感到臉上也有光了,就會逢人便講,得意揚揚,似乎自己也穿了那件狐皮襖一樣。
“裘皮驗貨很有講究,一件皮袍放柜上,一手抓領,一手抓襯掀開,襯滑落后,將皮袍再使勁一抖,就能看出成色。看皮貨不能用手去來回扒拉,不然會損毛針的,像水獺、海龍這類皮貨,只要用嘴吹著,就能看見底絨了。”宋至誠講起他在典當行收當皮貨的經歷來,話如潮水,滔滔不絕。他是二十五歲以后離開
皮貨商行,加入到祖業(yè)典當行的,由于有近十年的皮貨商經歷,練得一雙火眼金睛,什么皮貨到了他手上都能說出個八九不離十來,在重慶乃至四川典當行中皮
貨典當這一專業(yè)領域也小有名氣。前年成都督府街典當行收到一位女士送來的一件海龍領狢絨里呢面子長大衣,要典當,老板拿不準又不愿放棄這單生意,專程到重慶來把老宋接了去給把把關!昂}堫I極其珍貴,柔軟保暖不說,碰到雪花,毛針都會立起來,肩膀一抖摟,雪就會抖摟掉了,永遠不會打濕。”
以前聽宋大哥講裘皮津津樂道,此刻有實踐學習的機會,肖林又如何能放過呢?
客人文質彬彬:“我有件馬褂,師傅請您給看看,能否當幾個錢,我太太住醫(yī)院動手術急需用錢,我跑了重慶城十幾家當鋪,硬是……哎,偌大個重慶怎么就沒有個識貨的人呢?”顯然,客人有些怨言,有些心急火燎?此歉逼v焦躁的樣子,肖林心中禁不住生出些同情與憐憫。唉,誰還沒有個為難的時候呢,他有些沖動,嘴巴張了張,就被宋大哥的眼色堵了回去!按炔粠П,善不經商”,生意就是生意,把同情、憐憫之類的感情帶進去還做什么生意,干脆做慈善算了。
“這是一件貂爪仁皮做的春綢面料的馬褂!
“先生好眼力!”文質彬彬的男子大喜過望,情不自禁。
“先生祖上一定有人在宮里做事吧!”
“老板,您何出此言?”
“先生應該聽說過‘一品玄狐,二品貂,三品四品窮僂刀’的吧,以前只有
當官的才有資格穿如此高檔裘皮的啊,并且官員還分三六九等,不到那個級別,有錢也是不能穿越級裘皮服的噢!
“實不相瞞,鄙人系旗人,祖上確實在宮中任相當品級的官,可眼下,逃難到重慶,人現(xiàn)就在道門口醫(yī)院住著,要動手術,這手術費哪去籌啊,可不得已才將祖上傳下來的這唯一念想之物也當了,救命要緊。
“先生可要想好了,這貂爪仁是紫貂指甲蓋到第一指關節(jié)這段五六分長的皮子,略比鉛筆寬,因為這段皮既輕又軟又暖,所以格外名貴,這件馬褂是使用上
千塊貂爪仁皮做成的喲,拼得是那樣的好,一點兒痕跡都看不出來!
宋大哥強調這些明顯就是勸客人將衣物收回去當作藝術品收藏啊,不然哪有“買”家對“賣”家商品贊不絕口的道理啊,應該吹毛求疵,挑刺找毛病壓價才是正道理。
“收下吧。”肖林惻隱之心真的是按捺不住了。
“……”宋大哥有話沒說出來。手中沒錢,一分錢難死男子漢。哎,“有錢男子漢,無錢漢子難”吶。
“你們談,我再籌些錢來。”肖林從宋大哥的面有難色中領悟到了什么。一句話說完,拔腿就走,走了幾步又回來了,“先生,就在這里將就吃點兒吧,我去去就來。”
約一個小時,肖林回來了,按那先生和宋大哥議好的價,如數(shù)付給了那先生錢款。絕當,看來是那先生真的急需這筆錢了。
幾天后,這件馬褂賣出去了,賺了好大一筆。
“國難買黃金,國昌買文物!痹诖藝y當頭之時,肖林和宋至誠玩起了逆向思維,偏偏就買賣起了高檔手表、裘皮、字畫等等東西,因為動亂之時,這些東西價格特別低,有豪商巨賈以及一些家資豐厚者趁此機會大量買進這些東西,他們不相信國家會永遠長久地處于動亂艱難之中,一挨過這動亂艱難,國家安穩(wěn)人心安穩(wěn)之后,這些東西就有可能高價出手,賺取幾倍幾十倍幾百倍的利潤,肖林、宋至誠的手表、裘皮馬褂正適應了這些“投機”者的需求。
肖林的膽識魄力令宋至誠心悅誠服。至誠典當行沒有垮,宋至誠仍然主持著店鋪生意,只是他不再是“東家”了,東家是肖林。
渝公網安備:5001030200275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