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文學(xué)天地 > 評論 > 正文

我為什么讀《大唐廉相陸贄》

來  源:重慶作家網(wǎng)    作  者:余力才    日  期:2019年7月8日     

大唐這么大,我想去看看。 

說起大唐宰相,一般人想起的都是這樣一句話:“前有房杜,后有姚宋!狈啃g、杜如晦、姚崇、宋璟的光芒的確蓋過了陸贄。不過,一個人的聲名的確不能全看個人能耐,君臣實是一對“怨偶”,是一枚硬幣的兩面,離則兩分,合則兼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房、杜,姚、宋分別生逢唐太宗和唐玄宗這二位,“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也無形放大了他們各自的魅力;而陸贄,生于“安史之亂”前一年,18歲登進士第時時值唐代宗大歷六年(771年),“安史之亂”的硝煙剛剛過去不久,這是一個衰世、亂世。

相信對絕大多數(shù)普通讀者而言,“陸贄”這個名字還是比較陌生的。

是的,當(dāng)一個古人,他不以政治家、思想家、文學(xué)家著稱于世,他的事功、思想、作品不出現(xiàn)在中小學(xué)歷史、語文課本中時,當(dāng)我們多數(shù)人大學(xué)階段不就讀文史哲專業(yè)后,我們就很可能和他擦肩而過,失之交臂,陸贄就是其中一例。

不敢說陸贄是文學(xué)家。雖然據(jù)載他有詩文別集15卷,可惜久佚不傳,即使《全唐詩》《全唐文》錄有10首(篇)詩文,但在群星璀璨的大唐乃至整個中國古代,“文學(xué)家”的桂冠無論如何還輪不上他戴。

也不敢遽下斷語說陸贄是思想家。什么樣的人是思想家?想想那應(yīng)該是孔孟一類對后世人類精神世界發(fā)生重大影響的人物。不一定是官員,也可能是平民,陸贄貌似也不夠格?吹健瓣戀棥边@兩個字,大家極容易生發(fā)聯(lián)想的另一個“贄”——李贄,當(dāng)是。

那么,陸贄是政治家?的確是。但凡出現(xiàn)在中小學(xué)課本、為我們耳熟能詳?shù)恼渭一径际腔实,是“革命家”,或者至少是魏徵、寇?zhǔn)這樣的人物。不是說陸贄事功一定不如魏徵、寇準(zhǔn),后兩者聲名顯赫,為普通百姓所熟知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后世戲曲、評書等講唱文學(xué)和老百姓的口耳相傳;陸贄,在聲名流布方面顯然落在了人后。不過,這并不妨礙陸贄做一個政治家。何況,身后相對“落寞”,顯然不是陸贄本人的過錯。

對我們絕大多數(shù)讀者而言,魏徵、寇準(zhǔn)們的故事太熟太濫,已經(jīng)遠(yuǎn)不能滿足我們的胃口,我們要了解的,正是像“陸贄”這樣的人。讀書,就要讀少知、不知、無知的那部分。

陸贄何許人也?“安史之亂”后大唐德宗時期的宰相,一代“救時內(nèi)相”。

相信即使了解唐史的人,最不了解、最不喜的就是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后的歷史。那之后皇帝走馬燈似的換,記得我們學(xué)習(xí)這段歷史的時候,這150多年常常連皇帝的名字都記不住,其廟號也只能靠口訣“死磕”,什么“肅代德順憲穆敬,文武宣懿僖昭哀”,費了老鼻子的勁兒。而陸贄的一世功業(yè),與唐德宗李適相伴始終,從26歲到52歲,整整二十六年,人生的盛年啊!唐德宗不咋的,害的陸贄也幾乎要被人遺忘。

正是因為起于衰世、亂世,陸贄欲有作為,也頗有作為,才贏得了史家“救時內(nèi)相”的美譽。這個不簡單,明代的于謙被后人稱為“救世宰相”,張居正也曾被時人稱為“救時宰相”,陸贄能和這兩位相提并論,可見,他的分量絕對輕不了。

這本書,名為《大唐廉相陸贄》,當(dāng)然是把陸贄當(dāng)政治家來寫的,著墨最多的部分都語涉中唐“大政”。陸贄足稱一代廉吏,堪稱后世臣子的師表,可惜啊,生不逢時,他52歲的人生主要為唐德宗“抬轎”,而唐德宗,是“安史之亂”后唐王朝151年歷史、14位皇帝中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26年),他沒能抓住機會,錯過了陸贄,某種程度上也就錯過了自己,乃至錯過了整個唐朝,令人不勝唏噓。

但這本書最吸引我的,還不在陸贄的“廉相”之“廉”和如何“救時”。這些,當(dāng)然是本書的的重點,相信大家從書中可以了解到很多。本書雖然名為“大唐廉相陸贄”,但并不只寫了陸贄為相后的作為,而是貫通了陸贄的一生。閱讀這本書,我們從中可一窺唐人風(fēng)采。

在這里,你會見到錢起——陸贄的岳父,就是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流芳百世的那位;也會見到李白——書中永王李璘的“信使”,準(zhǔn)備去規(guī)勸陸贄的父親、溧陽縣令陸侃“不要站錯隊”;你還會了解到,李林甫差點兒做了陸侃的岳父,也就是陸贄的外祖父,——不過,也不對,如果陸侃與李林甫的女兒成婚,生下來的孩子可能就不是我們這個“陸贄”了。至于為啥婚姻沒成?讀了這本書,你自然會知道。不過這都是前話,陸贄壓根兒就沒見過李林甫的面,在陸贄出生前,李林甫就嗚呼哀哉了。

翻看這本書,你會深感這是一本“漲姿勢”的作品,或者像前兩年,叫“知識小說”。譬如說,從中你會了解古人婚嫁中的“六禮”是一個什么東東,陸家請的媒人去錢家提親為什么還要捉一對大雁……你也會發(fā)現(xiàn),唐人是比較開放的,男女婚嫁前是有機會見面的,也有自由戀愛的可能,無論是陸贄,還是父親陸侃、好友顧少連。婚姻大事,男女之事,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祖祖輩輩,大家都差不離,誰跟誰啊。呵呵。

“大唐這么大,我想去看看!北緯宋锉姸,大多史上有名。讀《大唐廉相陸贄》,就是想來一次“穿越”,“神游”大唐,會會幾個古人,一覽唐人的風(fēng)采和神韻。

唐代有三位天子離開首都長安出逃: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fā),唐玄宗出逃蜀中;763年吐蕃入侵,唐代宗出逃陜州;783年涇原兵變,唐德宗出逃奉天(今陜西乾縣)。有意思的是,陸贄的有生之年都趕上“趟”了。前兩次他尚在幼沖之齡,最后一次他則是隨駕而行。而此行君臣知遇,唐德宗親切的稱陸贄為“陸九”,曾一度一刻也離不開他。

“疾風(fēng)知勁草,板蕩識誠臣!苯(jīng)歷“四王二帝之亂”和“涇原兵變”,歷練出了陸贄的政治遠(yuǎn)見和務(wù)實作風(fēng),也使他在母喪丁憂期結(jié)束歷任中書舍人、翰林學(xué)士、兵部侍郎權(quán)知貢舉等要職后而榮登宰相之職。在權(quán)知貢舉期間,他發(fā)現(xiàn)了韓愈、柳宗元、劉禹錫等人才;在宰相職位上,他在備邊、賦稅、用人方面多有奏疏和建樹。不久,陸贄即深陷朝廷政爭和派系傾軋之中,德宗以苛刻為能,以猜疑為術(shù),“殺你,國不安;不殺,朕不安”,最后被貶忠州別駕。陸贄是有唐一代著名的骨鯁之臣,首先他是一諍臣,多次冒著殺頭的危險與皇帝廷爭面折;也是一廉臣,陸贄之廉,竟然連唐德宗都看不下去:“卿清慎太過!”“糊涂天子”慫恿臣子貪腐和受賄,真是咄咄怪事,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這是一本閃耀著人性光輝的書。本書是把陸贄當(dāng)作一個“人”、當(dāng)作獨一無二“這一個”來寫的,窮形盡相地道盡了他的“人性”。從他的祖上、家世寫起,寫了他父親的為官之道和教子理念;寫了他天賦異稟,詩詞歌賦驚為天人;寫了他指點江山、縱論朝政;寫了他的科舉之途和進士及第;寫了他從華州縣尉、渭南縣主簿至宰相、太子賓客、忠州別駕等一生的宦海沉浮和作為;也寫了他與夫人錢薇的相知與偶合,寫了他“使君有婦”后,壽州刺史張鎰的幼女張倩、唐德宗的愛女唐安公主與他“恨不相逢未娶時”彼此間的情愫和惆悵……遍覽全書,浮現(xiàn)于我們眼前的,分明是一個立體的、活靈活現(xiàn)的、食人間煙火的、令人信服的陸贄陸敬輿!

這是一本有“文化”的書,也是一本有溫度的書。翻看這本書,相當(dāng)于你讀了半部唐史。你會對中唐時期方方面面的典章制度和社會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官制、選舉、賦稅、兵役、婚嫁、風(fēng)俗等,林林總總,不一而足。最主要的是作者也很貼心,舉凡各項大家可能不明白的“知識點”,專門就其淵源所自甚至唐之后的存廢嬗變都做了有意無意的交代,特別是涉及紀(jì)年、職官、地理,他都盡可能地給你作了古今對照的通俗的、恰當(dāng)?shù)慕榻B!偟恼f,你不會讀不懂的。

這是一本“通俗”之書,也是一本“雅致”之書。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寫的是朝廷、君臣、將官、士子這些上層“文化人”,沒點“文化”哪成?除了詩詞歌賦和朝臣奏議,單看章節(jié)名,什么“崇論閎議”“鴻漸之儀”“潛龍勿用”“薰蕕同器”,就夠你琢磨半天。文中一些人物對話,敘述起來比較費勁的地方,作者干脆直接引了史籍原文,就像唐國強主演的電視連續(xù)劇《三國演義》一樣,對話比較“文”?稍捰终f回來,不費點勁,不長點學(xué)問,你也不會讀這本書,是不是?

最后,這也是一本很有“分寸”的書。作者秦勇熟讀唐史,寫作基于史料,有一分史,講一分真,不虛美,不隱惡,其事直,其文核,大有史家司馬遷之風(fēng)范。本書所記陸贄的“事功”,多發(fā)生在為大唐宰相之前,本來嘛,擔(dān)任宰相正是他建功立業(yè)的絕佳期,理應(yīng)大書特書,惜乎陸贄為相不過三年有余,時間太短,建樹反而有限,有多少寫多少,作者不多寫;陸贄罷相后還活了十一年,他人生的五分之一,從41歲到52歲,正是干事的時候,竟然只擔(dān)任了忠州別駕這么一個不咸不淡的角色,欲有作為也難,最主要是史籍乏載,有什么寫什么,作者不妄寫,用了很少的篇幅作了介紹。這正體現(xiàn)了秦勇,作為一個嚴(yán)肅作家的操守和追求。

《大唐廉相陸贄》,可靠,真實,經(jīng)得起推敲。

看書就應(yīng)該看這樣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