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學天地 > 評論 > 正文

少年心事當拏云

——湯志平中短篇小說集《香樟湖》讀后感

來  源:重慶作家網(wǎng)    作  者:馬衛(wèi)    日  期:2019年7月10日     

夏日炎炎,收到湯志平中短篇小說集《香樟湖》,先睹為快。竟然帶給我的,是山野的涼爽,是湖面的微風,讓我為之一震,用兩天時間,讀完全書,覺得其中有很多優(yōu)點,值得學習和推崇。

一、內容駁雜,豐富多彩

《香樟湖》的內容,很難簡單概括,可以用“駁雜”一詞來形容!镀針錇场穼懬啻旱拿篮,對故鄉(xiāng)的懷念!犊谇佟穼戉l(xiāng)村老師的掙扎和愛情,以及人性的復雜。《金葉》寫煙農(nóng)的苦難和對歷史的反思!妒找魴C》寫少年理想被極左時代惡化,以及那種懵懂的純情!峨u鳴》寫城市人和鄉(xiāng)村人的命運對比。《防空洞》寫“三線”軍工企業(yè)青工的奮斗!讹L中的的歌》寫現(xiàn)實對大學生的烙印和青春熱血!断阏梁穼戃姽ど睿嗄甑那巴竞蜁r代的變遷!遁p軌3號線》寫命運的偶然性!陡衲匚餮b》同樣寫命運,只是多了淡淡的愛情以及無奈的現(xiàn)實。《竹子的暑假》是兒童文學,寫鄉(xiāng)村的美好和孩子的純潔心靈。《初夏》寫反腐!秾ふ以娙私◆敗穼懭松目酀。《若茜和小聞英》謳歌教師的奉獻精神。

當然這樣概括不一定準確,但基本是如此。

歸納起來,《香樟湖》的內容大體是這三類:鄉(xiāng)村贊歌;青春追憶;軍工生活。其中,寫得最好的是這幾篇:《若茜和小聞英》,用日記體,形式有變化,而且情節(jié)設計好,結局悲摧但合符邏輯;《輕軌3號線》同樣在小說的形式上創(chuàng)新,把輕軌和命運銜接得天衣無縫,有創(chuàng)新;《收音機》,對歷史反思,寫出了深度。

二、敘事從容,語言流暢

敘事從容,是小說作家一直在追求,又很難做到的目標。不緊不慢,如小溪流水,自然流淌,得把現(xiàn)實生活的節(jié)奏和創(chuàng)作心理節(jié)奏做到有機統(tǒng)一才行。

《香樟湖》基本做到了。顯然,作者本人很受屠格涅夫的影響,在語言描摹上,寫得自然,簡捷,順暢。整部書,做到了文從字順,曉暢順達。這得益于作者多年的散文創(chuàng)作,文字功底深厚,文學基本功扎實。

三、濃郁的地域文化

湯志平是巫溪人,先讀中師,教書后再考入三峽學院,因此,近二十多年的鄉(xiāng)村生活,讓他積累了厚實的巫溪地方文化。融入在小說中,就凸現(xiàn)出來,非常吸引人,這點像巫溪烤魚,別具一格。

一是大量引用民歌情歌,頗有特點。雖然簡單幾句,一讀就上心,因為有個性。比如:

 

情妹門前一座梁

芹菜韭菜栽兩行

郎吃芹菜想情郎

姐吃韭菜久想郎

 

二是生活細節(jié)有特色。如《金葉》里這段:李守貴從褲腰帶上取下銅煙桿,在門檻上輕輕磕了磕,用舌頭在煙卷接逢處舔了舔,小心地將煙卷一端捏捏緊,插進煙袋鍋。

這細節(jié)一下就讓人回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時的農(nóng)村,基本上吸旱煙,這幾個連貫動作,寫得十分逼真形象,寫出了李守貴對煙的癡迷和珍惜。

四、文體混用,增強了語感

湯志平以前發(fā)表過許多詩歌、散文,因此寫起小說來,仍然詩情畫意濃郁。文中夾雜了大量的詩歌,很多片斷是十足的散文,甚至《你騎過什么?》《你見過白冠長尾雉嗎?》,是十分優(yōu)秀的散文。文體混用做到比例恰當,比如《紅樓夢》里的詩詞,和敘事文字相得益彰。《香樟湖》不管作者有意還是無意,在努力學習文體混用,收到了一定效果。

寫小說難,短篇更難,因為短篇對藝術的要求更高。

作為湯志平的第一部中短篇小說集,顯然存在著一些不足,比如挖掘不夠深,人物性格還相對模糊,能“活”的人物不多,結構藝術比較陳舊等等。但瑕不掩瑜,《香樟湖》仍是部比較優(yōu)秀的中短小說集。

相信他今后在創(chuàng)作會中日日進步,創(chuàng)作出無愧于時代和人生的優(yōu)秀小說,我們殷殷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