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州寫小說的作家中,毆陽玉澄最執(zhí)著,長篇、中篇、短篇都取得了豐碩成果。新作中短篇小說集《巴水流云》出版,為重慶市2018年度文藝創(chuàng)作項目資助作品。
作家用作品說話,作品之外的都是廢話。小說家用人物說話,塑造典型人物是小說家的最大追求,也是小說創(chuàng)作成功與否的標志。
毆陽玉澄的這部小說,不僅僅是他的第二部中短篇小說集(第一部叫《此情須問天》,出版于20年前),更是生動地寫出了萬州復雜多彩的當代生活,寫活了形形色色的萬州人物,特別是在長江上求生存的人們,寫出了濃郁的峽江風情。
一是他塑造了各色各類的小人物,他們或耿直,或善良,或機智,或義氣,或粗而不俗。這些人物,大多是萬州碼頭上求生的人,或是居住在萬州碼頭附近的居民。有幾個形象,讀后難忘。
《夏老娘》中的夏老娘,看似有些霸蠻,口頭禪是“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夏老娘就沒有夏天澤”,喜歡辯論,喜歡牯倒別人行事,掙來一句“夏老娘的鴨子——牯倒灌”。講面子,但她其實很善良,勤勞。最后卻被兒媳婦的紅杏出墻,搞得最沒面子,最怕外人知道而丟分。夏老娘是現(xiàn)實中人物的復合性格體現(xiàn),具有非凡的現(xiàn)實意義。喜歡這個短篇,就在于它的人物塑造,用幾個典型細節(jié),揭示的人物性格的復雜性。《賀老大》則是另一種人,因為當水手長,被稱為賀老大,極含尊敬。既然是水手長,肯定水性好。而且喜歡運動,打得一手好籃球。他是個閑不住的人,在高溫下(42度)出門找事做。洪水正暴漲,結果在客躉船那兒,救落水的女孩子,被江水淹沒。因為他感冒了,生著病,再好的水性,沒有體力也沒法戰(zhàn)勝洪水。賀老大的身上,體現(xiàn)了峽江水上男人的優(yōu)點:剛強、義氣,對自己的生命看得輕,把責任看得重。《巴水流云》中的小人物寫得好,生動,在于作者本人在碼頭工作幾十年的生活積累。
二是小說充滿了濃郁的萬州地域風情。簡單歸納,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小說語言,完全采用萬州方言,但又不太偏僻,不影響閱讀。萬州方言中,很多傳神的話,具有極強的幽默感。因為我在這里生活了二十多年,讀起不想笑都不行。比如“打捶”“癟癟嘴”“哈子”“瓜子”“扭倒費”“墨倒”等等,讀來很親切。作家的語言能力,既有天生的一面,更有向人民群眾學習的一面。歐陽玉澄的萬州方言運用,信手拈來,生動形象,還有淡淡的幽默感。
第二,生活和勞動描寫,寫出了水上生活的特色。川江水上生活和勞動,別具一番風味。緊張,因為時時都可能出現(xiàn)危險。比如《峽江漲水》,雖然幾位老人家在駁船上喝酒,其實是來穩(wěn)定軍心,因為青牛兒帶著十幾位水手,在緊張地拋錨引纜,防止駁船出現(xiàn)被沖走或浪翻。整個夜晚,每個人的心都懸吊吊的,而對洪水這樣的對手,真是不敢有任何大意。《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江》,寫得催人淚下,寫出了男人之間有情深意重。駁船上的四個男人,魚精、烏棒、鰱巴浪、大余,雖然性格不一,但都有情有意。最后連高傲的白水溪美女刺梅,也為之折服。
第三,大量忌語、敬語、忌諱、祭典、儀式等,寫出了水上人生的苦難。書中多次寫到“喝茶講理”,體現(xiàn)了舊風俗的遺存,也說明峽江人不僅僅有耿直、莽撞、兇悍的一面,也有講理、落教的一面!豆艒{煙云》是書中兩部中篇小說之一,是為了紀念辛苦亥革命一百周年,豐都縣特約的稿件,寫了大量的水上用語,忌諱,讓讀者見證了,一百年前從豐都到巫溪的水上行程,陸上交往,革命黨人等的隱秘戰(zhàn)斗。一個“拐字禮”,就寫了一百多字,讓我們了解當時的實情和風情。
三是《巴水流云》在敘事上,也進行了大膽探索,不完全是傳統(tǒng)寫法。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不死的老鳶》,這篇小說發(fā)表后,曾被《小說選刊》轉載。小說中大量的心理描寫,假定性,象征性,更加凸現(xiàn)了當代人的精神世界。老鳶是一個人,更是一類人的代表。老鳶死而復活,也代表當代人探索和尋求真相真理的精神復活。
歐陽玉澄的中短篇小說,題材集中,藝術圓熟,語言質(zhì)樸,形成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風格,《巴水流云》是其代之作之一。
渝公網(wǎng)安備:5001030200275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