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詩歌”是以進城農民工為主體的打工者在打工生涯中創(chuàng)作出來的具有切身體會的詩歌,具有非常強烈的時代性和特殊性,它們深深印上時代的烙印,見證中國社會的變遷。
近日,廣東省作家協會主管主辦的《作品》雜志2019年12期下半月刊推出《散落車間的詩歌》多語種專輯,中國作協會員、重慶詩人何真宗的詩歌《紀念碑》入選。
《散落車間的詩歌》用中文、德語、意大利語三種語言呈現了24位中國詩人的“打工詩歌”。意大利語由意大利漢學家朱西·塔慕布萊羅翻譯,德語由奧地利維維馬丁和奧地利利內莉亞·特拉福尼塞克翻譯。朱西·塔慕布萊羅認為打工詩人在城市和鄉(xiāng)村之間的流動,他們筆下的人被物化,這使他們對自己的身份處境產生懷疑和迷茫,于是,他們選擇用詩歌宣泄情感,慰藉心靈的孤獨與惆悵。
何真宗,重慶萬州人,二級作家,曾以創(chuàng)作“打工詩歌”被《工人日報》譽為“打工文學領軍人物之傳奇詩人”。2005年,其反映農民工生存狀況的詩歌《紀念碑》獲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主辦的首屆全國鯤鵬文學獎詩歌類一等獎。2006年,詩歌《紀念碑》牽動東莞“兩會”關注外來工權益再次引起轟動,有力推動“農民工”身份轉變與合法權益保障機制的形成。
渝公網安備:5001030200275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