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尋找溫暖更重要的,是讓自己成為一盞燈火!甭嬛校瑑扇~孤舟在茫茫大海上駛向遠方的燈塔,燈塔微笑著注視它們,卻在心底里為它們道出了文首所引的忠告。
飛蛾撲火,是追求溫暖卻死亡的悲壯;腐草為螢,雖生于濁物卻展現(xiàn)了生命的價值。與其求助外力,效仿他人,不如轉而內(nèi)省,綻放自己的光彩。追光無路,便要我自成燈。
我自成燈,是燃燒自我,是自立于世。
《燃燈集》中有言:“佛不渡人人自渡!蔽覀兛释麥嘏,與其求佛,不如求己!栋儆鹘(jīng)》中載:“有個人去寺里許愿,竟發(fā)現(xiàn)身邊一個拜佛的人長得與座上的佛像一模一樣,佛笑著解釋,你們只知求我,殊不知佛求的卻是自己!鼻蠹罕闶亲粤。
昔者,中華民族,不求自立,卻信“國聯(lián)”,信美蘇,成了西方人口中的東亞病夫;現(xiàn)在,我們自立于世,新冠疫情期間,以舉國之力率先控制住事態(tài)發(fā)展,提出中國標準,制定中國方案;未來,我們更應自立,而且是挺立于世界之林,以燈塔之姿,指引世界向更光明的遠方。
自立,只是“獨善其身”;擔當,才是“兼濟天下!
我自成燈,是照亮世界,是擔當于世。
高鐵鋪出國門,我們用自己的發(fā)明,加速時代;“北斗”閃耀太空,我們用自己的科學,便捷大洲;“5G”領跑全球,我們用自己的標準,溝通世界。
多少技術,多少成果,我們從追趕,到領先,從輸入,到輸出,我們不正成為了燈塔,不正照耀了世界嗎?需要自立,更要擔當。
尼爾斯玻爾說:“在耀眼的焰火,也始于一顆火苗”。
我自成燈,是受光天下,是厚積于世。
使自己成為燈火固然是終極的追求,但在成為燈火之前,我們也需面對現(xiàn)實,深入扎根,學習已有的“燈火”,尋找四方的“溫暖”,只有千萬個“溫暖”融合,才可以爆發(fā)出驚人的高溫,才可以有沸騰四方的熱量。
追光無路,我自成燈。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有著活躍的思維,遠大的抱負,何不自立于世,擔當于世,厚積于世,成為一盞盞燈火?千光匯聚,便能形成光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