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學天地 > 評論 > 正文

田力語:在無聲世界中發(fā)出聲音

——讀李燕燕報告文學《無聲之辯》

來  源:重慶作家網(wǎng)    作  者:田力語    日  期:2020年11月9日     


最先讀到《無聲之辯》,是在《北京文學》的公眾號,試讀結束后,我立即找來雜志,細細讀完了整篇,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所以,天津人民出版社的同名長篇報告文學首發(fā)式也設法第一時間前往。最后決定提筆寫點感受。

我算是《北京文學》的資深讀者,認識這本雜志有十余年了,也因此讀到了作家李燕燕的《山城不可見的故事》、《天使PK魔鬼》、《拯救睡眠》等一系列報告文學作品。作為一個身處基層的讀者,感覺這個青年女作家的作品主題都很接地氣,語言鮮明生動又散發(fā)著平凡人間的煙火氣。我想,這大概源于這個作家能以一顆敏銳博愛的心,深入社會,以關懷的姿態(tài)書寫著普通老百姓。她寫的,雖然談不上什么重大社會歷史事件,但通過她寫的這些平凡的人們,也能以小見大,深刻地反映出時代轉折中老百姓的命運與精神,書寫新時代的特色故事。

《無聲之辯》,記錄的是一個精通普通話手語和自然手語的健全人——唐帥,目前國內(nèi)唯一為千萬聾啞人發(fā)聲的手語律師,以及那些關于“在無聲世界作有聲辯護”的故事。

據(jù)說,這個作品是作者歷時兩年跟蹤采訪寫成,從唐帥的出生到當手語翻譯當手語律師,寫到為聾啞人“發(fā)聲”救助的歷程,以及“打破唯一”、擴散溫暖力量的種種努力。唐帥的父母是聾啞人,在殘疾人的福利廠工作,唐帥一路成長,接觸到了大量聾啞人,因這特殊的家庭與環(huán)境,他在父母不支持的情況下偷學了手語。令父母沒有想到的是,唐帥將來會是為千萬聾啞人發(fā)聲、爭取權益、紅遍全國的“網(wǎng)紅”律師,成為了“有聲世界”與“無聲世界”的溝通橋梁。今天舉國上下“決勝小康”,3000萬聾啞人是這當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唐帥扶助這個特殊群體的義舉,可以說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采訪主人公并不容易,因為被眾多的聾啞人需要,唐帥極少有私人時間。唐帥的微信,一天到晚都被聾啞人的各種求助信息“轟炸”,每一個紅點背后都是一雙雙迷茫的眼睛和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聾啞人犯罪和遭侵害的案件非常屢見,懂手語的人非常少,律師更是沒有,健全人和聾啞人無法暢快溝通,導致聾啞人犯罪的案件容易誤判及擱置。唐帥的出現(xiàn),無疑是他們的救命稻草。唐帥這樣的工作量和繁忙,采訪難度可以想見。作者需要一次又一次地與主人公約時間地點,深入唐帥的生活、崗位去挖掘更多的點和面,這都源于作者耐心、理解和對聾啞人群體的關愛!這大概與作者曾是軍人也有關系,軍人的堅韌品質在寫作中體現(xiàn)了出來,要將好的作品帶到大眾眼前。

我感覺,這個作品不僅僅是唐帥的個人光輝傳記,也可作為科普讀物。作者為我們科普了聾啞人的特性、生存現(xiàn)狀還有國家社會都在做的努力——目前全國已有23所聾啞人高校,以讓更多聾啞人接受更好的教育。

感謝這個題材獨特的優(yōu)秀作品,提醒我們對弱勢群體多一些關注,尤其是身有殘疾的人,也許一個善意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就能給他們大大的溫暖。生活在無聲世界的他們與健全人之間隔著巨大的鴻溝,如今唐帥建起了通往無聲世界的橋梁,而這本書成了通往橋梁的一盞燈,在這樣的引領下,我堅信會有更多的人因為讀到這部報告文學、認識唐帥后,為拓寬這座橋梁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和貢獻。讓無聲世界有聲音,讓無聲世界有健康的聲音,世界更加的和諧美好。

誠如作者在其創(chuàng)作談里所言:寫《無聲之辯》,是期盼通過文學作品這一載體,致力改善中國聾啞人這一群體的現(xiàn)狀,也是響應國家提倡的教育公平和為法治社會增磚添瓦,以讓整個社會都能關注聾啞人、看見聾啞人、走近聾啞人。關注了解這個群體的第一步,便是捧讀作品。《無聲之辯》,是一名紀實作家的良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