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新聞動態(tài) > 文學信息 > 正文

李燕燕赴石柱舉辦講座,傳授“非虛構”寫作技巧

來  源:重慶作家網(wǎng)      作  者:本站    日  期:2022年7月21日      


7月19日晚,由石柱縣委統(tǒng)戰(zhàn)部,石柱縣民革石柱總支部,石柱縣圖書館,石柱縣知聯(lián)會,石柱縣新專聯(lián),石柱縣僑聯(lián)邀請重慶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李燕燕到石柱縣圖書館良玉大講堂,向石柱作家作“淺談非虛構(報告文學)創(chuàng)作分享”講座。
李燕燕談到,非虛構(報告文學)的創(chuàng)作,首先要弄清什么是非虛構,非虛構與報告文學之間的關系。非虛構是一種以“真實”為原則的寫作界限,這個界限之下文體類型豐富多樣,除了極具當下性和熱點性的報告文學,還包括口述實錄、田野調查、歷史隨筆等等。“非虛構”在題材選取上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可以去記錄身邊帶著時代特征的熟悉的人、事,更廣泛的書寫人民,更好地記錄呈現(xiàn)時代風貌、歷史事件和民生百態(tài)。

李燕燕表示,寫好“非虛構”(報告文學)的關鍵有兩個要素——題材選擇和呈現(xiàn)手段。題材可“大”可“小”,在選取時,盡量選擇自己能夠融入其中的題材,因為基于熟悉程度的“平視”能夠看到最多的面。在“呈現(xiàn)生活”的過程中需要語言的精準,細節(jié)的飽滿和好的敘事,在真實基礎上努力實現(xiàn)文學性。換言之,非虛構作品,應該不遺余力地追求精準生動的語言、合理的結構、敘事的高度技巧。非虛構寫作“高門檻”,寫作者必須要進行小說和散文的相關修煉,實現(xiàn)“小說語言特質、散文內(nèi)涵氣韻與真實”的“三結合”。
最后,“書之韻”讀書會會長劉昌瑜和石柱作家代表余啟紅、羅涌等分別發(fā)言分享了本次活動的收獲。
與會的石柱作家們表示,此次講座收獲頗豐,弄清了“非虛構(報告文學)”到底是什么?今后在創(chuàng)作中如何選材?在選材上從哪些角度入手?怎樣組織結構和敘事?怎樣不斷提高寫作水平?(文/譚登會 圖/汪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