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重慶日報客戶端
“檸檬,又黃了/這個‘又’字,拖著整整一年的尾音……”10月21日,“檸檬又黃的時候——第四屆縉云詩會·紀念傅天琳女士主題詩會”在北碚區(qū)縉云山小山丘民宿舉行,一首集體誦讀《檸檬,又黃了——憶詩人傅天琳》拉開了詩會帷幕。人們在唯美詩意的田園風光中,以誦讀傅天琳作品等形式緬懷這位“果園詩人”。
▲詩會現場。吳祥鴻 攝
今年10月23日是著名詩人傅天琳逝世一周年紀念日。2010年,她憑借詩集《檸檬葉子》摘獲魯迅文學獎。為懷念這位母親般的“果園詩人”“北碚的詩歌女兒”,中國作協(xié)《詩刊》社、重慶市作協(xié)、北碚區(qū)委區(qū)政府、西南大學聯合主辦了本次詩會。詩會分故園之戀、人間親情、天琳風景、家國情懷4個篇章,邀請了麥恬時空團隊、重慶新詩學會詩人、傅天琳親屬,以及西南大學新詩研究所部分師生等現場誦讀。
21日午后的縉云山陽光明媚,微風和煦。在悠揚的琴聲中,著名演員陳天陸等朗誦了傅天琳的《我的北碚》《檸檬黃了》等作品,以及西南大學檔案館副館長、北碚區(qū)作協(xié)副主席、本次詩會執(zhí)行策劃之一鄭勁松為詩會創(chuàng)作的主題詩歌《檸檬,又黃了——憶詩人傅天琳》。
▲著名演員陳天陸在朗誦。楊世蘭 攝
鄭勁松告訴重慶日報記者,他寫散文居多,2013年開始寫詩后,曾向傅天琳討教。讓他十分感動的是,傅天琳總是逐字逐句指導,啟發(fā)他從生活中發(fā)現詩意,這對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產生了深遠影響,“19號晚上,我寫完這首詩,這些詩句是從心里自然流淌出來的,表達我對傅老師的懷念!
聽著誦讀,看著眼前茵茵綠草和一地檸檬,觀眾仿佛感到傅天琳從未離去。正如傅天琳女兒羅夏為詩會發(fā)來的音頻中說的那樣:“我曾經想過,如果母親有顏色,那么她一定是黃色,檸檬的黃色,純正、潔凈、端莊、大氣,又自帶通透。就讓我們在這一輪明朗的黃色里,再次走進她的世界,感受她那份不被時光磨滅的溫暖又溫柔的力量!
▲詩會現場。秦廷富 攝
讓觀眾印象深刻的還有《秋天到此為止——懷念著名詩人傅天琳》首發(fā)儀式。這部紀念文集由北碚區(qū)作協(xié)編選,西南大學教授、重慶市作協(xié)副主席、北碚區(qū)作協(xié)主席蔣登科主編,共收錄207人為紀念傅天琳創(chuàng)作的作品。他介紹,從去年傅天琳逝世起,他就開始收集詩人、作家為紀念傅天琳創(chuàng)作的詩文,其中有不少作品首次和讀者見面。
“傅老師和北碚有著很深的淵源,她說,她就是北碚人,北碚就是她的家。她的詩歌在這里起步,還因為北碚而結出了碩果。”蔣登科說,我們紀念傅天琳,學習傅天琳,就是要學習她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學習她堅守藝術、不斷創(chuàng)新的詩歌追求,學習她善良為人、樂于助人的優(yōu)秀品質。
▲書法家吳丹(右一)向縉云詩會組委會贈送書法作品。吳祥鴻 攝
詩會最后,一個“彩蛋”令人動容。傅天琳病重期間仍牽掛縉云詩會,她曾對兒子羅煒說,如果還能參加下一屆詩會,她要為詩會題寫“縉云如煙 澄江似練”八個字。為實現傅天琳遺愿,詩人、小說家、書法家吳丹揮毫書寫了這八個大字,并贈送給縉云詩會組委會。這幅書法作品展開的瞬間,現場響起熱烈掌聲。
本次詩會還通過“縉享北碚”客戶端進行了直播。西南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講師石富觀看直播后介紹,他為傅天琳創(chuàng)作的雕塑正在不斷完善之中,希望用最古樸的雕塑手法展現傅天琳的溫暖形象,表現對詩人最真誠的敬意。
渝公網安備:5001030200275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