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下午,由西南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和四川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化學院主辦、巴蜀詩社承辦的“巴蜀首屆多語種詩歌朗誦會” 在四川外國語大學圖書館學術大廳舉行。7種語言,4種詩體,40余名詩人和翻譯家齊聚一堂,將這場規(guī)模空前的多語種、多詩種盛典演繹得蕩氣回腸。
▲朗誦會嘉賓詩人合影(部分)
這次朗誦會以多語種方式進行,除中文外,還有英、法、俄、西班牙、烏爾都和瑞典6種外語,F(xiàn)場朗誦的每一首詩,都用兩種語言呈現(xiàn)——上臺朗誦者用中文或外語朗誦自己原創(chuàng)詩歌,外文譯文或中文原文則在屏幕上同時出現(xiàn),充分照顧到現(xiàn)場觀眾的接受度。
據(jù)介紹,巴蜀詩社從成立之初,就倡導詩種互鑒、兼容并包,囊括了自由體新詩、格律體新詩、歌詩、古體詩詞、詩歌翻譯等幾大“門派”,可謂漢語詩歌的“武林大會”。
為此,本次迎新年朗誦會,也創(chuàng)造了重慶詩歌朗誦史上多個之最:規(guī)格最高、規(guī)模最大、詩種最多、語種最多、形式最多樣,得到了全國詩歌界、詩歌翻譯界和外語界眾多名家的大力支持。
▲吳向陽朗誦
著名詩歌評論家、中國新詩研究所終身榮譽所長、重慶市文聯(lián)名譽主席呂進先生應邀題詞,并用俄語朗誦了一首俄國詩人的詩來參與視頻朗誦。在呂進老師推薦下,詩人李元勝、吳向陽、邱正倫、金鈴子,翻譯家趙振江、樹才、戴維娜、趙域舒,或蒞臨現(xiàn)場,或通過視頻朗誦參與本次盛會。
巴蜀詩社幾大“門派”,均有代表登臺朗誦自己的原創(chuàng)作品。其中包括格律體新詩代表王端誠、周思維、李海慶、申世蓉,自由體新詩代表大窗、陽德鴻、周道模(英語)、王萬年、詹家雨(英語),歌詩代表李尚朝,古典詩詞代表邱楓、曾憲寬,以及翻譯家、巴蜀詩社創(chuàng)辦者、朗誦會發(fā)起者唐正秋(英語),重慶翻譯家協(xié)會副會長楊開顯(俄語),大學英語教授劉明瓊(英語)等等。因有要事臨時來不了現(xiàn)場的詩人劉清泉,也用視頻參與了朗誦。
▲陽德鴻朗誦
值得一提的是,巴蜀詩社云集了眾多外地詩歌翻譯家,他們雖來不了現(xiàn)場,也用中、外語視頻朗誦的方式參會。其中包括譯作等身的詩歌翻譯家、2024年中國譯協(xié)“終身成就獎”獲得者谷羽(俄語),著名詩歌翻譯家、“英詩漢譯學”創(chuàng)立者、“以格律譯格律”的代表翻譯家黃杲炘老師(英語),廣西民族大學博士生導師、法國政府騎士勛章獲得者楊令飛(法語),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世界文學及比較文學研究所所長吳笛老師(英);中國作協(xié)會員,獨立翻譯家、西一漢語疑難文本前沿探索性翻譯學者黃少政(英語)…… 此外,遠在外地的巴蜀詩社格律體新詩負責人趙青山,格律體新詩成都負責人余曉曲,古典詩詞成都負責人邵培德,成都女詩人吳邦憲,均以視頻的方式參會朗誦。(文/陽德鴻 圖/高朝東)
渝公網(wǎng)安備:50010302002751號